省级非遗项目“殷巷石锁赛力”为何强

文娱体育 2年前 (2023) admin
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丁媛媛

“这叫猴儿戴帽,这叫架肘,这叫背纤……”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江宁殷巷的南京市石锁运动协会,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四十位石锁爱好者在“玩锁”,每周三和周六是南京市石锁运动协会的开放日,石锁爱好者齐聚一堂,切磋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殷巷石锁赛力”远近闻名,“每年全国石锁比赛的十多个单项中,南京有五六项独占鳌头。”南京市石锁运动协会会长高容安告诉记者。

石锁历史

起源于唐代军营

殷巷是一座古镇,镇子虽然不大,但练习石锁的风气却十分盛行,被称为石锁之乡。王道泉和高容安是南京石锁项目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8岁的王道泉是土生土长的殷巷人,也是67岁的高容安的师傅。

王道泉告诉记者,石锁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唐代军营。士兵常用石锁、石担子等锻炼身体,后流传于民间,演变为一项集力量、技巧、健身于一体的传统竞技项目。清乾隆年间,大侠甘凤池家居江宁陶吴甘村,后在殷巷开馆收徒教习武术和石锁功法。从前殷巷所辖48社(即48村)百分之八十的村庄都有石锁,早早晚晚到处可见练习石锁的人群,“以前农村庙会很热火,殷巷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和七月三十两次庙会,以玩石锁的地方最为热闹,各地石锁功法好的人都想借此机会来庙会一显身手,交流锁艺、展示自我,每次庙会玩石锁的场子都被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各村农民茶余饭后都谈论玩石锁的趣事。”

如今,殷巷石锁传承体验中心刚刚落成,里面不但陈列了南京石锁队多年来获得的各种奖杯奖状,还有各个朝代的石锁、济南市非遗石担子传承人赵存禄捐赠的石担子、清同治年间的石志子(传为古代武试敲门砖)等珍贵石器。

2007年,殷巷石锁赛力被列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南京正式成立了石锁运动协会,如今在册会员数百人,全市各社区石锁爱好者则不计其数。

石锁影响

受欢迎的全民健身方式

玩锁现场,记者看到玩石锁者个个“身怀绝技”。只见几十斤的石锁在他们手中灵活地“翻飞”,抛、接、举等各种动作熟练自如。玩石锁人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对身体很有好处,所以队员大多身体健硕。

57岁的叶明奇练习石锁仅五六年,如今已经可以举起55公斤的石锁,“我们殷巷玩石锁的人很多,我接触石锁时间不长,但感觉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越接触越痴迷,现在每天雷打不动饭后玩锁2小时。”在殷巷,像叶明奇这样的石锁爱好者不在少数。“在我们这儿,几乎每个社区都有玩锁的地方。”叶明奇说。王银根和周顺英是一对夫妻,两人都是石锁爱好者。两人配合完成的石锁双人项目“石锁过河”,一方抛起一方接,需要一定的配合度。夫妻俩玩锁已经15年,“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夫妻俩都60多岁,精气神颇佳,灵敏度也很好,“平常提重物爬楼梯不在话下。”王银根说。

说到改善身体素质,王道泉深有体会。“我年轻那会儿,1米8的个子只有110斤,和工友打完球都不好意思脱衣服,实在太瘦了!”后来,在老婆的鼓励下,他开始和父亲练习石锁,仅一年,就从110斤长到了135斤,如今已经练了60多年。“年轻时本着锻炼身体的目的,加上那时候人们娱乐活动较少,就迷上了这项运动,没想到一迷就是一辈子。”王道泉说。

作为一项古老的全民健身方式,石锁在南京的群众基础很好,“早年间,南京各地都有石锁练得好的锁友,如山西路一带以大老李、二老李为练习石锁的领头人;水西门、汉中门一带,王国番练习石锁的名气最大;新街口丰富路一带,胡国荣的石锁练得最为出色;大光路一带,则以烧饼店的李永泉为首……”说到锁友,王道泉如数家珍。遗憾的是,痴迷石锁的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对石锁知之甚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玩锁的队伍中来。”王道泉说。

石锁未来

努力申报国家级非遗

自从南京市石锁运动协会成立之后,南京玩锁人的对外交流明显多了起来。“我们与全省各市都经常有交流活动,全国性比赛也都会组队参加。”高容安说。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殷巷石锁汇集百家之长,一枝独秀。它既保留了大石锁以练力量的玩法,又有小石锁的花色动作。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有多种石锁,重量大小不一,最轻的十多斤,最重的达到150斤。高容安介绍,石锁套路有“霸王举鼎”“观音托掌”“二郎担山”“猴儿戴帽”“仙人背纤”“怀中抱月”“大开四门”等一百几十种。

在全国石锁大赛上,南京石锁队成绩斐然,在老年组75公斤以上级、女子技巧赛、女子功力赛等五六个单项上多年位居第一。为何南京石锁队可以在全国独占鳌头?王道泉表示,一是因为南京玩石锁人口基数大,二是因为南京石锁人“有组织的活动较多”。王道泉同时是江苏省石锁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而省一级的石锁运动协会,目前全国仅江苏一家。

采访结束,夜幕逐渐降临,南京市石锁运动协会门口的空地上,还有二三十人围坐一圈,圈子的正中间,四五人正在玩石锁。他们在空地上轮流将石锁抛向空中,石锁在空中翻腾一圈或两圈后再被稳稳接住。被现场氛围吸引而来的观看者也有人上前想尝试一番,每每这时,锁友们都会热情介绍,甚至亲身指导一番。现场的热闹,感染着每一个人。“我有生之年的最大愿望,就是看到殷巷石锁赛力可以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王道泉说。

非遗档案

石锁是一项民间运动,从前的农民经常通过玩石锁来锻炼力量。玩石锁分为玩花和玩重两种,玩花的可以玩出猴儿戴帽、架肘、背纤等诸多花样;玩重的可以将一百二三十斤的石锁舞得虎虎生威。据称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经常用石锁、石担子等锻炼士兵的身体。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03-14 7:10:54。
转载请注明:省级非遗项目“殷巷石锁赛力”为何强 | 鳌游导航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