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路5号民国建筑曾是衍圣公南京官邸

社会热点 2年前 (2023) admin
0

2021年11月15日上午8时50分,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袭封三十二世衍圣公孔德成之胞姐,至圣孔子基金会孔垂长会长之姑祖母,全国政协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孔德懋女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经考证,抗战胜利后,孔德懋母女曾经寓居南京琅琊路5号,与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同住。

孔德成是末代衍圣公

笔者两年前游览曲阜,在孔府参观介绍孔子77代嫡孙孔德成生平展览时,看到一段内容“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孔德成一同随迁。先后住在琅琊路5号、桃园新村和四海里1号”。孔德成是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在重庆期间,国民政府专门在歌乐山为孔家建有奉祀官府。抗战胜利后,孔德成担任“国大”代表,身份足够显赫。南京琅琊路位于颐和路公馆区,是当年的高级住宅区。孔德成一家住在琅琊路5号配得其位。那么南京这处奉祀官官邸,现在还存在吗?这里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勘察做了一番考证,可以推定现在保存完好的琅琊路5号民国建筑就是当年孔德成一家寓居之所。

孔德成(1920-2008),字玉汝,号达生,山东曲阜人,1920年生。孔子第77世孙,末代衍圣公。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12月,与清朝状元孙家鼐曾孙女孙琪方喜结连理。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特派官员将孔德成夫妇护送至汉口。1938年6月到重庆,孔德成当选国民参政员。抗战胜利后,孔德成随国民政府还都南京。1947年4月间孔德成返回曲阜。1948年孔德成赴美,被聘为耶鲁大学荣誉研究员。1949年3月孔德成回国,任“总统府”资政,后去中国台湾,居台中“奉祀官”府。

很多史料都记载,抗战胜利后孔德成寓居琅琊路5号官邸。据《大孔府》“第四章15孔子圣裔,膺国大代表”载(王谦著;王传贺绘,大孔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03,第256页):

在南京,从山西路一直走进去,到琅琊路路口,会看到一片高级住宅,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有“新住宅区”之称,当年这里的居民几乎全是上层人物,像陈诚这样的国民党要员就住在这里。琅琊路5号,有一座二层的漂亮楼房,是孔德成一家来到南京后的临时公馆。

孔德成所居的楼房,楼下是男下房、厨房和一间饭厅;楼上是孔德成的卧室及女下房,还有一间小书房,兼作会客室;另有一间是他的写字室,同时也作为亲戚朋友们临时住宿之处,在需要的时候临时搭个地铺即可。

孔德懋母女寓居孔德成琅琊路官邸

抗战胜利后,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孔德成的二姐)带着女儿柯兰从北京飞到上海,孔德成专程从南京到上海迎接。后来孔德懋和柯兰还一度寓居在南京孔德成的琅琊路官邸。据柯兰著《千年孔府的最后一代》(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记载:

“我们在上海玩了几天就同车去南京了。舅父的官邸在南京琅琊路5号,在院里就可以看到外面幽静的街道。街对面是邵力子、陈诚的住宅。小楼后面是加拿大大使馆。”“舅父刚到南京不久,有许多事情要做。当时正值‘国大’召开,他每天都要开会,晚上还要伏在书桌上写很久。常常在深夜,我醒来,看见走廊里还亮着从隔壁他的卧室里透出的灯光。”

在孔德懋著《孔府内宅轶事:孔子后裔的回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有着类似的记载:

“德成家住在南京琅琊路,一座灰色小楼,和邵力子、陈诚的住宅相对。小楼后面是加拿大大使馆,环境幽静,但颇有些洋气了。”当事人关于房屋空间定位的描述,对于寻访查证非常有帮助。

实地寻访孔庆宗公馆

据《南京民国建筑图典》:孔庆宗公馆位于琅琊路5号,建于1935年,原产权人孔庆宗。现建筑主楼坐北朝南,高2层,仿青砖外墙,青瓦四坡顶,铝合金门窗,1楼内廊,2楼露台。西侧平房1幢5间,中间连廊与主楼连接,东侧平房1幢2间,均为仿青砖外墙,青瓦四坡顶。

这里的琅琊路5号孔庆宗公馆会不会就是孔德成在抗战胜利后寓居南京的官邸呢?

根据孔德懋母女的描述,孔德成琅琊路公馆与邵力子、陈诚的住宅隔街相对,小楼后面是当时的加拿大大使馆。由于孔德懋母女实际居住过,这个回忆信息对于房屋定位非常重要。现在琅琊路5号的西南面隔墙相邻的就是天竺路3号加拿大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而琅琊路5号院门朝向东北,斜对面是普陀路,普陀路和琅琊路交叉口的琅琊路8号就是邵力子旧居,顺着普陀路走过邵力子旧居,再隔一家即为普陀路10号陈诚公馆。

继续深挖史料。1946年5月,曲阜孔府方面派出两位仆人马贵法和任庆生专程到南京打探孔德成的情况。据马贵法回忆(王谦,张河,王润宣著,大家族传,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12,第376页):

“1946年5月,我和任庆生到南京的时候,主人还在重庆。我俩先去南京和平门外义和东窑厂住下。直到9月初,才听说主人全家坐飞机到了南京。得到消息,我们就立即去找他。我们走到和平里,正好遇见主人夫妇和四个孩子,我向他们讲明了来意,就随他们到了位于琅琊路五号的临时公馆。那地方显得很荒凉,他们由重庆到南京还只四五天。房子呢,是租自一位孔姓本家,住在一栋楼房的下层。”

经过翻阅《南京民国建筑图典》,梳理琅琊路的民国公馆除了5号,其他的没有房主姓孔。马贵法回忆里的孔姓本家,极有可能就是孔庆宗。

据《长寿县志》记载:孔庆宗(1895―1981),字延素,四川省重庆市长寿县合兴乡孔家湾(今龙河乡)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后赴比利时留学,获布鲁塞尔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1926年他任中华民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三等秘书,后升副领事。1931年他归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四川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西南财经委员会计划研究室边疆组组长。其珍藏古今中外名著万余册,全部捐给四川省图书馆。南京琅琊路5号住宅一幢亦捐献给中共江苏省委作招待所。他于1981年1月9日去世。

经查琅琊路5号目前为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所有。以上史料相互印证,我们有理由推断,现在琅琊路5号也就是原孔庆宗公馆,在抗战胜利后为末代衍圣公孔德成一家所租住。

2014年6月30日,“琅琊路5号民国建筑”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王重阳

(责任编辑:董萍萍 )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05-05 7:07:57。
转载请注明:琅琊路5号民国建筑曾是衍圣公南京官邸 | 鳌游导航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