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舞蹈“讲”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社会热点 2年前 (2023) admin
0

□金陵晚报/

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一段小学二年级女孩表演的《执镜俑》舞蹈,最近成了抖音热门,不但播放量巨大,还引得众多网友纷纷拍起了同款视频。舞蹈灵感是根据珍贵文物汉代执镜俑而来,小女孩举手投足仿佛从汉代穿越而来,一颦一笑尽显可爱。同样热门的还有舞剧《五星出东方》。刚刚过去的“五一”,舞剧《五星出东方》在江苏大剧院上演,大受欢迎。这部舞剧根据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创作,解读文物背后的深厚内涵。文物+舞台,不但让文物“活”起来,更是碰撞出让人惊艳的火花,正如网友所评价的,“一个字――‘绝’!”

穿越古今

陶俑、乐俑“跳”起来

网络热门视频中,小女孩跳的舞蹈《执镜俑》,模拟的是汉代陶俑执镜俑。舞蹈服装设计根据四川出土的汉代执镜俑的造型形象演化而来,色彩采用与陶有关的色系元素,并把部分色彩提亮鲜明,契合了小学生活泼可爱的特性。这件汉代执镜俑现藏于四川博物院,陶俑有头饰,左右配花,面部表情也非常丰富。嘴角微微上翘,笑容可掬,左手持一圆镜于胸前,右手放于右膝,左手食指和右手的食指与中指戴饰,着褶领大袖袍,外面套一件宽大带花边喇叭袖的短袍。这件文物充分显现出汉代女子快乐自足的形象,小女孩的舞蹈表演更在快乐中增添了童趣,活泼灵动,让人一看便心生欢喜。

不过,不少人将《执镜俑》和前两年大热的舞蹈《唐宫夜宴》搞混了,以为是迷你版的“唐宫小姐姐”。实际上,两者朝代不同。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中,一群梳着高髻的唐代少女迅速出圈,给人以亦真亦幻、穿越古今的感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唐宫小姐姐”。“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唐宫夜宴》的造型灵感,来源于河南博物院中的一组唐三彩乐俑。“唐宫小姐姐”穿着的是红绿“撞色”齐胸襦裙,“唐代的裙子因为裙长,裙腰束得很高,胸以下的身体全部为宽裙所笼罩,显得女子身材亭亭玉立。”服饰专家黄强说。

舞蹈讲述

汉代织锦护臂故事

1995年,一件手掌大小的织锦护臂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上面织有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字,震惊中外,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从这件国宝出发,艺术创作者们展开了一次艰辛的艺术之旅。舞剧《五星出东方》的构想和题材来源于在古丝绸之路新疆和田段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织锦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上有8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件织锦护臂出土于当今新疆和田尼雅遗址的一处墓穴中,墓穴被专家推测为精绝古国首领的墓葬,织锦被作为随葬品带进棺木之中,充分说明当时西域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实证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这一件小小的护臂就是民族融合的缩影。目前,这件文物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深度解读文物背后的深厚内涵,在创作中深度发掘汉代时期中原与西域的独特文化审美,把文化符号置入不同时空与情境,通过器乐、歌舞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舞台上让文物“活”起来,用舞蹈“讲”故事。

今年央视春晚上,备受赞誉的舞蹈《锦绣》就是出自舞剧《五星出东方》。此次在江苏大剧院看到完整版的舞剧,更是让观众惊艳万分。舞台上,千年织锦“讲述”动人的故事,一段段或优美,或诙谐,或震撼的舞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知中华文明的脉动。灯舞中,精绝舞者婀娜灵动,恍如飞天仙子;锦绣舞,汉朝仕女漫步而行,端庄雍容;集市舞,火热动感……具有标识性的舞蹈设计体现出鲜明的历史渊源、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让中华文化的璀璨绚烂跃然在舞台之上。“真是一场文化盛宴!”观众顾一捷激动地对记者表示。

舞剧扬剧

“还原”绝美北宋名画

不得不提的还有舞剧诗剧《只此青绿》。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国宝,《只此青绿》以舞来绘出《千里江山图》的美,以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又如幻的无垠山河,用舞蹈还原名画。

和《五星出东方》一样,《只此青绿》也是先在2022年亮相央视春晚,随后来到江苏大剧院演出,受到追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剧情发生时间设定为现实中《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也是千年之前少年画家希孟即将完稿之时,展卷人因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走入了希孟的内心,伴其历经了呕心沥血绘制《千里江山图》的宝贵时光,与这位只有寥寥数字记载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探寻出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偶然与必然,读懂了古老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不仅舞剧在探索,其他剧种也在积极尝试文物+舞台的创新。《千里江山图》是如何诞生的?在前不久的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二届)的舞台上,扬剧《千里江山》给出了大胆的假设。该剧在雨花剧院上演后,好评如潮。《千里江山图》堪称“绝美”,扬剧《千里江山》也以美打动观众。舞台上典雅的舞美设计,融通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留白写意、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既彰显戏曲本体表演艺术之精妙,又以诗情画意呼唤纵贯千年的文脉记忆。传统的唱腔加入新颖的音乐,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之前看过以《千里江山图》为题材的舞剧《只此青绿》,这次的扬剧《千里江山》带来另一种美,非常惊艳。”戏迷王艳丽说。

(责任编辑:董萍萍 )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05-06 7:09:30。
转载请注明:用舞蹈“讲”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 鳌游导航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