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没有发现,各地路边摊正在回归了!
深圳将从9月1日起,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
早在1月,北京发布规范商圈外摆经营等内容。2月,上海发布可以划定设摊开放区。近日,兰州规范了设置外摆区域、个人设摊行为。
现在三个一线城市都已经放开路边摊限制了,后面各大城市估计会慢慢都放开。
为什么现在各地又在搞路边摊经济?
消费数据真的太差了!
从全国数据来看,一季度消费同比增长了5.8%。但是汽车、手机再加房产这三个消费大件的数据都不是很好。内需不足这个问题,从上到下都意识到这个问题。
20个消费类别大观察,除了餐饮、限额以下的服装、化妆品和日用品、快递、医疗服务外,其余15项均弱反弹,而这些行业基本都是消费必需品。可见大家的消费意愿依然很差,
再具体看看,最近解禁路边摊的深圳。
一季度成绩惊人,增速全国排名第一,缩小了和北京上海的距离,但仔细看看消费的数据,增长了11.8%,但大家也知道,去年一季度深圳还静默过一周,消费增长都是负的。所以,今年消费数据比去年同期仅增加了300多亿。
这300多亿,还有政府狂发补贴的功劳,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今年一季度政府光是汽车补贴就发了3亿多,背后撬动了多少的汽车消费。
就是花了这么多钱,也仅仅比去年最差的时候增加了300多亿。连一线城市,消费都恢复的这么弱,现在真的是太需要提振内需了。
消费降级真的来了
就像我们上周的文章说的,这个五一,2.7亿人,人均才消费500块。大家都舍不得花钱,就连淄博烧烤一开始能出圈,也是因为价格便宜实惠。你看看,淄博靠这一波热度,一季度gdp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4.7%。
其实上面也意识到这一点了,会议里面透露很多信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要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现在要靠谁来拉动消费增长,不是高净值人群,高净值群人群这三年消费可以说没什么影响,该买啥买啥,同时这群人增加不了多少消费。
想要提振消费,要靠中低收入人群,而这群人往往是对价格相当敏感。能在拼多多9.9元买个东西,绝不上淘宝花19.9元。能在瑞幸花14.9元买杯咖啡,绝不去星巴克花33元装x。
路边摊这种模式,少了店租成本,价格低很多,那愿意消费的人也就变多了。
别觉得摆地摊的人他们不交税,不能带来多少经济增长,那这些摊主进货买东西,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记得前两年的地摊经济火爆的时候,五菱宏光的货车就被卖爆了。
路边摊放开拉不拉得动消费还是其次,更重要的使命还是第三点。
增加就业
中国有3亿人,属于城市中产阶级,有车有房有存款。但是下面还有10亿人,其中有6亿每月收入还不到1000元。
同时,今年就业环境有多严峻,
打开手机,时常看到外资撤走、工厂关闭的消息。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大厂,据说都要拆生产线转产印度了,遗留下百万失业人群。
2023年,就业形势到底有多严峻?可能远超出你想象!
今年还有1158万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
我身边还有朋友的妹妹,学原画的,今年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学了四年大学出来发现,一毕业就失业了。
而地摊经济其实就是给经济困难与失业人群提供一个糊口的渠道,其战略意义在于稳定基本盘。
地摊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极低的经营成本,因此可以提供价格最低的商品,从而与城市商铺竞争,给这群人提供一个低门槛搞钱的生意。
这对于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再给大家说了一个关键的数据,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
我们横向比较一下就知道了,美国是80%,德国是60%,印度都达到了77%,全球的平均也是在60%,而我们只有44%。
而纵向看,我们这个值也是历年来最低的。
所以现在的结论就非常明显了,内需不足,核心还是收入没有跟得上,只要经济发展,收入跟着提高,我相信内需不足的问题就能解决。
所以,当下来看,路边摊的回归对底层人民来说也算是一个增加收入提供就业的方式。当然路边摊的那些弊端肯定是存在的,比如卫生安全问题,质量品质问题等等。
所以关于路边摊放开你怎么看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樱桃小财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