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仓晓 王赛梅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许多中华儿女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一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军中恋人,携手来到朝鲜战场;他们奋斗在各自的战位上,却在同一天不幸身负重伤;艰难凯旋后,他们践诺成婚,让这份经历过战火考验的爱情修成正果。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走进江苏省军区南京第12离休所志愿军战士伉俪周力、王庭梅的家中,聆听他们讲述经历战火洗礼的最美爱情故事。
“90后”老兵伉俪情深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98岁的周力和90岁的王庭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军人生活习惯,每天一起看新闻、读书、看报、散步……提起他们的爱情故事,王庭梅十分自豪,拿出珍藏的老相册,半卧在躺椅上的周力,则用目光陪着腿脚有些不便的老伴进进出出。
翻开相册,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映入眼帘:照片上是一对穿军装的年轻人,小伙阳刚帅气,姑娘热情奔放,时光已经过去了70年。“这是我们参加抗美援朝前匆忙拍下的照片……”看着老照片,老人记忆的闸门打开了,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细枝末节,历历在目――
那时的王庭梅是24军后勤部管理科会计,兼任团支部组织委员;周力则是后勤部的保卫股长,担任党支部青年委员兼团支部书记。由于工作关系,二人接触机会多,爱情的种子悄悄萌芽。周力经常给王庭梅讲一些朴素而深刻的革命道理,共同的信仰追求,使他俩的革命友谊和感情随之加深,很快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就在二人张罗着准备结婚时,部队准备出征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结婚前夕共赴战场
奔赴战场,让两位军中恋人暂停了结婚的进程,全身心投入到参战准备中。
“那时候我们说好了,如果有一个人在战场上牺牲了,回来的那个人就重新找个人好好生活下去;如果能够大获全胜,回国后就立刻结婚!”周力说。
准备结婚用品几乎花光了周力的积蓄,为了参战他更加节省,用省下来的钱买了几斤毛线送给王庭梅。考虑到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收到毛线的王庭梅熬夜赶织了两件毛衣,“我想让他穿着我亲手织的毛衣上战场,就好像我时刻陪在他身边。”王庭梅说。毛衣暖身更暖心,支持着周力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临行前,周力鼓励王庭梅要经得起战争的考验,要做到不怕苦、不怕死,为祖国争光,为人民立功。就这样,二人相互鼓励着,共同融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洪流。
不同战位同日负伤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后勤运输是志愿军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美军凭借空军和火力的绝对优势,对志愿军后勤补给线进行封锁打击,前线将士面临弹尽粮绝的危险。志愿军组建了保障部队,并广泛发动二线部队和机关后勤人员全力投入抢修公路的战斗。
时任后勤部政治处保卫股长的周力参加公路抢修。战时条件落后,战士们大多只能依靠铁锹等工具,还要随时防备敌机的疯狂轰炸。
周力清楚地记得,那是1953年6月5日傍晚时分,大家刚把通向前沿阵地的公路抢修好,一群敌机突然从两双岭山口飞出,向着他们所在的山沟俯冲轰炸,山沟里顿时浓烟滚滚、弹片横飞。周力赶紧组织大家撤进坑道,这才发现自己在疏散途中被炸伤了,弹片插在左侧胸口,因为离心脏很近,所以异常凶险。医疗队员给周力手术后告诫,他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一定要多休息。可伤好没多久,周力又投入了战斗。
几乎同时,时任管理科会计的王庭梅,正和战友们在两双岭附近的山涧边洗漱。看到敌机呼啸而来,她慌忙穿上鞋子向宿舍跑去拿账本。“我是会计,账本就是我的武器和生命,人在账本在。”王庭梅回忆说,她跑回宿舍抱起装有账本的子弹箱就往外冲,可是来不及了,12架B29重型轰炸机投下了一连串的重磅炸弹,她的腿和腹部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涌,但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护好账本。
当晚,王庭梅被送进战地医院取出弹片,直到第二天才从昏迷中苏醒。睁眼第一件事就是问账本的下落,得知账本安全,又开始惦记周力的安危。“我左腿上了夹板,伤口钻心地疼,我也没哭。”王庭梅说,反倒是得知周力在手术中休克,刚脱离危险,心疼地哭了,这是她入朝后第一次流泪。
胜利归国履约成婚
1955年12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九死一生、终于凯旋的周力和王庭梅,遵守赴朝作战前的约定,等待了几年终于结婚了。王庭梅至今记得婚礼当天周力说的话:“庭梅,请你记住,我们的爱情是血与火铸造的,而且我们都是经过战火洗礼的革命军人……”
伟大胜利永载史册,不凡经历铭刻人生,正是战火的洗礼和磨炼,坚定了他们一辈子的相守,如今已经一起走过将近70个春秋。
作为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前辈,周力和王庭梅始终有着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心,他们继续发光发热,老有所为。离休后,周力继续给年轻人传帮带,参与老单位转业干部移交和安置工作,奔走在各大城市之间,有时忙得晚上和节假日都不能休息,甚至坐在病床上召开会议研究转业干部安置事宜。周力还把自己的革命人生和战斗经历讲给大家听,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熏陶下一代。“无论什么时候,军人的传统不能丢,只要大家愿意听我讲,我就会坚持讲下去。”周力说。
■人物小传:
周力,1925年生于江苏如皋,原通信工程学院研究部研究员,1942年入党,1944年入伍,1982年离休,曾获得独立功勋荣誉章。
王庭梅,1932年生于南京,1949年入伍,1954年转业到上海铁路局工作,后在迈皋桥医院退休,曾荣立三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