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藕香居”的前世今生

文娱体育 2年前 (2023) admin
0

民国时期,南京白鹭洲公园曾有一座著名的景观建筑――藕香居。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建至今,这处景观至少改变过四次面貌,最后一次还挪了地方,以致现在鲜为人知。

水中茅屋“藕香居”

(约1924-1935)

白鹭洲公园的前身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明中山王徐达之女)赐予娘家的一块菜园,初名“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后经徐达六世孙徐天赐营建成“东园”,也称“徐锦衣园”,其壮丽为城内诸园之冠。明亡以后,徐氏园林多圮废易主,清道光年间一场水患之后,东园旧景荡然无存,但野趣盎然,仍不失为一处“诗境”。

到了1924年,东园故址处营建了慈善机构“义兴善堂”,湖边还开设了茶社,因当时在邻近鹫峰寺墙壁中发现一块碑,题有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时人取其中“二水中分白鹭洲”诗句,将茶社命名为白鹭洲茶庐,并建起烟雨轩、藕香居、沽酒轩、话雨亭等建筑,从此这里被称为“白鹭洲”。

1928年,南京特别市政府收东园故址为市有,筹建白鹭洲公园。1929年,公园建成,园内设“鹭洲春日四景”,俨然成为一处小规模的中式园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朱南壬督鹆旯偶Cび凹肥章嫉陌尊刂蘩险掌嬷校酥两袢栽谠返难逃晷褂幸蛔拿嫱阜绲牧偎ㄖ褪桥合憔印E合憔釉谘逃晷鞅保媪偎徊嘤行∏庞胙逃晷嗤ǎ嚼嗨泼┪荩渎颂镌耙叭ぁ>莸笔北ㄖ奖ǖ溃合憔印叭媪偎羲∥锛奥。魉断粝簦铣欠缇埃蕹銎溆遥颐恐料娜眨合阄叮蟹缇憷矗染跚呷诵钠且愿浇忻窦吧四停恐菹氖さ兀蛭杓耙髋吨!

藕香居位于白鹭洲公园的中心,它的身影常出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鹭洲照片和绘画作品中,比烟雨轩还要显眼,是当时白鹭洲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二层宫殿式建筑“藕香居”

(1935-1937)

1935年5月11日晚11时许,南京地区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线多处被风刮断,造成全市两次停电。在这场风灾中,白鹭洲藕香居“遭封姨之虐,全部摧毁,残棂破窗,狼藉遍地”。

藕香居被毁后,经白鹭洲公园管理处提交申请,在藕香居原址重新建起一座楼房,以维护公园景观。新建楼房仍沿用“藕香居”旧名,于1935年8月竣工。新的藕香居共分两层,系仿宫殿式建筑,涂以红色油漆,四周均置有玻璃窗,矗于一泓清水中,益显其古色古香。

可惜,藕香居的命运注定多舛。建成仅两年后的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这座二层宫殿式建筑“藕香居”便在战火中再次被毁。

仿中山公园水榭样式的“藕香居”

(1941-1974)

藕香居再次呈现在公众视野,是在1941年。这座藕香居号称是仿照北京中山公园水榭样式而建,实际模仿得不太成功,一圈过于粗壮的大柱子撑起一个宫殿式大屋顶,上下比例有点失调,看上去与中山公园水榭并不相似。

抗战胜利后,白鹭洲公园除了藕香居和烟雨轩,其余景观已毁坏殆尽。抗战胜利后出版的《南京游览手册》之六《白鹭洲》写道:“洲于战前作为公园,甚加修整,惟战事爆发,首都沦陷,亭台楼阁,多被破坏,至今游客稀少,秋冬芦苇萧瑟,寒风习习,诚不胜今昔之感也。洲中今尚可观者,一为‘藕香居’,有联一对,曰‘此地为东园故址,其名出太白遗诗’,周围置茶椅桌,可供品茗,另有‘烟雨轩’,可为游客憩息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导游小册子的封面照片就是藕香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座藕香居仍然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1952年,结合秦淮河整治,南京市人民政府对白鹭洲公园进行了一系列建设,疏浚池塘,扩充绿地,规划建成以江南山水园林为主格调的文化公园,新建、改建了园内部分景点,烟雨轩、藕香居两处建筑也得到了整修。

此后,藕香居继续出现在各种白鹭洲公园风景照片上。由于体态庞大且占据着白鹭洲“C位”,藕香居风头甚至盖过一旁的烟雨轩。这个版本的藕香居在白鹭洲公园矗立了三十多年,直到1974年才寿终正寝。

1970-1975年之间,由南京市园林设计研究所所长朱有d主持设计,南京市园林工程处施工,白鹭洲公园进行了第一期整修扩建工程。今白鹭洲公园“东园故址”景区的基本格局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在这项工程期间,位于公园核心的藕香居终于被拆除,原位置变成了绿地和通道,其北侧架起了七孔长桥。

本世纪初,七孔长桥被改为五孔的“印月桥”,藕香居原址依然没有任何建筑物,只在临水一侧立起一尊徐达之子徐辉祖的塑像。

不过,“藕香居”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挪了一个地方。它到哪里去了呢?

由“休息廊”改建的“藕香居”

(1978-今)

白鹭洲公园西南门(近乌衣巷)东面的“掬翠桥”边,有一片仿古建筑群。临水一侧,有一座往外突出的水榭式建筑,看上去要比周围其他建筑显得旧一些。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原是一段供游人休息的水边游廊,被称为“休息廊”。1978年,白鹭洲公园对此处游廊进行改造,建成一座小巧玲珑的水榭,并借用白鹭洲旧有景名,命名为“藕香居”。这个藕香居建成后,曾被作为餐厅使用,专门供应秦淮名点。

2005年10月,白鹭洲公园又对这处景点进行扩建,盖起一片仿古建筑,藕香居从此被包裹在建筑群里,成为附属的一部分。“藕香居”的名字也一度消失,在公园导游图上被另一个名字“九竹斋”(以此次扩建工程出资单位名称冠名)取代。

直至2019年下半年,白鹭洲公园封闭整修重新开放后,“藕香居”的名字才在更新后的公园导游图上重新出现。

如今,白鹭洲公园已变得浓荫蔽天、新景林立,早寻不见当年烟水迷蒙、芦荻瑟瑟的疏旷意境,那些与“藕香居”有关的前尘往事,自然也都随风散去,无人再提。 陆晖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03-06 7:10:33。
转载请注明:白鹭洲“藕香居”的前世今生 | 鳌游导航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