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大学生为大凉山“代言”

文娱体育 2年前 (2023) admin
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吴春霞

实习生 刘燕

4月3日下午,处理完淘宝店的事,吴玲玲直奔南京南站。她要前往徐州校友的一家电商公司学习,为接下来做直播带货做准备。

吴玲玲准备推销的,既不是化妆品也不是时装,而是来自大凉山等贫困山区的水果和农产品(000061)。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山里的农民――自从3年前去大凉山支教,这便成了她的“事业”。

3年前,吴玲玲在南京林业大学读大二,暑假时报名学校“水杉支教”项目,去大凉山当支教老师。

“去了以后,脑海里只有一个迫切的想法,就是留下。希望帮助那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吴玲玲回忆,“那里有很多孩子都不上学,在家帮父母做农活。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上山考察,看见孩子本应该白嫩的小手,被山核桃的汁水浸染成炭一般的黑色。当时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

不过,带队老师郭辉却并不支持吴玲玲一直留在大凉山支教的想法。“郭老师说,真正阻碍当地孩子受教育的,并不是缺少教师,而是很多家庭无力支撑孩子继续念书。”

郭老师的话点醒了她。

路况复杂、交通不便,当地“散装”的果农只懂得传统售卖方式,绝大多数农产品都被较大的供货商统一收走,价格被压得很低,果农的利润很少。

2022年,吴玲玲在南京创办南京杉山情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大凉山等贫困山区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吴玲玲说,“杉”代表水杉支教的公益精神;“山”代表山区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情”代表水杉支教与大凉山的深厚情谊。三者是共同体。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品质,我选择亲自到当地对接供货、选品。”吴玲玲说,去大凉山的路上需要转很多次车,最长的要坐6个小时,虽然辛苦,但每次听果农们讲最近摘了多少山核桃、卖了多少苹果,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因为她知道,自己在做的事,真的帮到了他们。

吴玲玲在淘宝上的南京水杉公益支教农产品店铺,至今已销售盐源丑苹果5万余斤、会理石榴9万余斤、芒果2万余斤、支教当地鲜核桃2万余斤、芒果干6000斤、核桃油700余箱、其他水果20万斤,累计约38万余斤,销售额约180万元。

“水杉情创立的时候就定下一个规矩,将总利润的百分之二十捐献给学校社团,算是反哺。”吴玲玲说,希望实现一个良性循环,让更多人愿意加入到公益事业中。

由于3年疫情影响,加之农产品对时间和运输的要求较高,刨去成本,公司实际到手的利润少之又少,目前吴玲玲每月薪资只有两千元左右。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我一份简历都没投。我把这个当作第一份工作,也是最后一份工作。”吴玲玲的选择受到不少身边同龄人的质疑:“大学毕业就做这个?”“薪资也太低了吧!”吴玲玲坦言,“公益”在很多人眼里好像只能是偶尔为之的事,因为它或多或少伴随着“奉献”“牺牲”的要求。但对于她来说,公益就是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从长远来看,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和技艺也不是凭工作光鲜亮丽的程度下定论的,能力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式。”

郭辉说:“吴玲玲对公益的坚持和她身上的干劲,是我在水杉支教历届志愿者身上从未见到的。”

“对于大凉山来说我是渺小的,但也正是大山广阔的空间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让我有施展自己的机会。这里虽然不是我的家乡,却是属于我的‘诗和远方’。”吴玲玲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够加入他们,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事业。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04-07 7:09:59。
转载请注明:南京女大学生为大凉山“代言” | 鳌游导航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